外省动态

一张“网”,让服务实现“私人定制”

  • 时间:2024-08-30

  • 浏览:466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化肥等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资供应是否量足价稳,事关粮食安全“国之大者”。2022年8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5)》,对健全提升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创新优化农资供应服务方式等作出部署,助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全力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和农资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金字招牌。云南省石林县供销合作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多网多点织密县域农资流通经营网络,一业一联将“绿色农资”供应保障引入农产品生产全链条。


“这两天人参果已经成熟了,大家都在忙着采摘,分装后会发往外地。”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西街口镇路花村,石林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的石林路丰人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毕英忙得不可开交。路花村地处山区,这两年土地干旱情况严重,为此,合作社适时推出设施滴灌,助力农户渡过缺水难关,迎来了人参果的丰收。

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石林县供销合作社开展的“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石林县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重点推进农资网点经营能力建设,持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范围,让农民能够分享更多改革红利。

多网多点

“面对着这几年肥料行情的波动和当地干旱天气的现状,我们与多家大型优质农资企业积极对接,建立上联生产企业保货源、下设网点到村镇的运行机制,以销代储,确保旺季不脱销、不断档。”石林县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石林农资公司总经理陈永华说。

化肥等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资供应是否量足价稳,事关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为此,石林县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适销对路商品,做到计划早安排、资金早筹备、货源早落实、肥料早调运、质量早把关,力保本地区农资供应量足价稳。同时,石林县供销合作社还加强农资经营网点改造提升,依托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建设乡级为农服务中心2个、村级“绿色农资”科技服务站5个,辐射70个农资经营网点,构建了“县有农资配送中心、乡有为农服务中心、村有科技服务站”的经营服务体系,覆盖全县7 个乡镇(街道)。

图片

据石林县供销合作社长湖镇为农服务中心主任李正福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长湖镇农业生产,在今年4月12日成立了为农服务中心。作为首批乡级为农服务中心和村级科技服务站,这是石林县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建设,织密县域农资流通经营网络,更好服务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业一联

只有150户人家的路花村,家家户户都种人参果。

“石林也种植过其他作物,但是只有人参果在石林这里长得最好。为了提升人参果的品质,我们每年都在村里做示范田。供销合作社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专家来培训,辅助农户掌握不同品种人参果的种植技术。现在人参果的销路已经打开了,家家奔小康。”李毕英高兴地说。

图片

石林县供销合作社围绕石林人参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行“农资企业+科技服务站+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新型农资经营服务模式,按“一业一联”方式,组建了人参果、食用菌2个产业农合联,积极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农资供应合作,加强种植服务指导,将“绿色农资”供应保障引入农产品生产全链条。

食用菌产业这几年在石林县也发展得比较迅猛,石林县供销合作社在长湖镇豆黑村创建的石林旺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当地羊肚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旺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永生有着20多年种菌经验,他说:“根据石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多方探索,让羊肚菌于2019年在这里落地生根。从时间和气候上来讲,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不仅适宜羊肚菌的生长,还不耽误农户种植大田作物,羊肚菌因产值较高也带动了周边300户农户参与,亩产值最高达3万元,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图片

在供销合作社“私人定制”服务下,从2020年开始至今,羊肚菌的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


确定“路线图”

推动“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落地落实,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石林县政府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7项主要任务。同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为副组长,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有了政策保障,石林县社积极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实施多元替代,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加快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我们做了七八年的测土配肥,根据当地作物的生长特性为农户提供科学的指导,测土配肥项目很受种植户欢迎。”陈永华介绍。据介绍,长湖镇为农服务中心与国家重点农资生产企业合作建立智能化肥微工厂,针对农户土地测土数据、作物种类、生长时期、季节气候等进行“订单式”配肥。

“未来,我们将持续抓好农资保供、网络建设、农化服务、质量监管等工作,确保到2024年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万亩以上,开展统防统治服务1万亩以上,把贴心的服务送到农民身边。”石林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李云梅说。

责任编辑: 周钰